教师课堂的口头评价 应注意什么
课堂上教师的口头评价具有即时性、自发性、主观性的特征.
一、误区
1.滥用激励
2.关注结果和即时表现,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
3.主观偏见,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
不注重差异,忽视学生在基础性发展目标方面的优势。评价时用词犀利刻薄,带有歧视和偏见
4.评价含糊,该评价时不予评价,缺乏诊断和导向性
二、影响口头评价的因素
1.落后的教育评价观念的影响
“甄别”与“选拔”的观念的消极影响。
新课程提倡发展性评价,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,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,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,倡导让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,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、情境性,评定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,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。
2.教师口头评价时的心理因素
先入为主的定势对待学生
老师心境不好,语言严厉、尖刻、缺乏理性
3.教师教育智慧方面的因素
三、口头评价的艺术
1.评价内容关注全面发展
既要关注学习的过程,也要关注学习的结果,既要关注知识性目标,又要关注技能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,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。
(1)综合多种信息,诊断学业情况,指明努力方向。
教师要发挥口头评价的判断、延伸、提升功能,帮助学生了解即时学习的效果,明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,知道哪些地方掌握了,哪些地方还没有掌握,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长处和不足,及时调整和改善学习策略,明确努力的方向。教师还必须对学生建构知识和经验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,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基本方法,发挥评价的提升作用,如“你真会思考,善于用比较的方式思考问题”“你能联系当前的生产生活实际来思考,真不错”。
(2)关注情感体验,促进情感投入。
口头评价还要关注学生学习历程中的情感体验。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,用评价引导,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,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,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,帮助学生认识自我,树立信心。
2.改变不良的口头语言评价习惯
(1)评价语言力求简洁而具体,有启发性和指向性。
实施口头评价时,要言简意骇,画龙点睛,长善救失。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或所完成的任务的情况予以点评,既要指出学生的优点,多给予肯定与赞赏,又要指出学生的缺点和不足,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,引导学生深入思考,指导学生实际操作,使学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。
(2)评价语言要自然、亲切,富有真情实感。
由衷之情,溢于言表,让学生感到真挚、亲切,使其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,帮助其树立自信,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,让深情打动学生,用真情唤醒学生,以激情来鼓励学生
3.评价时机寻找恰当的口头评价时间
(1)即时评价。信息的反馈越及时,反馈的效果就越好。教师在实施口头评价时,要抓住时机,该评价的时候就要评价,否则时过境迁,再好的评价也乏味,起不到应有的作用。
(2)延缓评价。课堂上教学时间有限,即时评价可能会影响教学进度和完成教学目标,或产生新的不必要的矛盾,这时教师可以延缓评价,有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4.把握学生特点,因人而异
(1)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。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,他们对教师的评价有不同的理解和反映,教师要采取不同的口头评价语言。
(2)个性差异和学业情况。
评价淡化横向比较,提倡纵向比较,强化“自我参照”,激励学生悦纳自我,拥有自信,不断进步。 |